勤俭建国家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03-26 15:16

????古人云:“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历代有识之士都主张崇俭戒奢、“以德华国”,就是从“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历史经验中得出来的。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道。勤俭节约可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同时,为官者能否持守崇俭戒奢的底线,又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它直接影响社会风尚、关乎人心向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在上位者奢靡无度,必然导致“天下人逐利无已”,形成“吏民慕效”“贪财贱义、好声色,上(尚)侈靡,廉耻之节薄,淫辟之意纵”的世风。

????深谙历史发展规律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把艰苦奋斗作为政治本色来坚守,作为光荣传统来弘扬。毛泽东同志讲的解放军住在苹果园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的故事,“酸菜里面出政治、出模范”的生动比喻,都旨在强调一个著名观点: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在我们共产党人的眼里,艰苦奋斗,不只是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而且表现为一种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追求,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一种忧先乐后、无私奉献的品格。这样不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且也让我们的对手深深折服。淮海战役中,12万装备精良的黄维兵团被歼灭,被俘后的黄维拒不认输。但当他被带到我军前委指挥所的破草房里,看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这些“布衣将军”时,才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这种政治本色和精神力量,是我们真正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本色和精神在一些人那里“失色”“走神”了。在他们看来,勤俭节约是“小气”“吝啬”“不合时宜”;艰苦奋斗是“小农观念”“缺乏现代意识”。对这些错误的认识,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加以澄清,必须反复讲清这样一个道理:倡导节俭,倡导奋斗,并不是要人们安于贫穷,而是呼吁人们不要贪图安逸,不要盲目追求奢侈的生活。因为只有永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政治本色,才能激扬奋斗精神,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才能防止腐败的滋生,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做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作为人民中的一分子,共产党人当然也要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然而,绝不能沉湎于舒适的生活环境,不能贪图个人享受,搞特殊化,拉大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差距。如今,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党员干部应多想想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多想想还有一些家庭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从而自觉以老一辈革命家和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个人生活上少一些“讲究”,多一些“将就”,自觉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俭以养德,永葆本色。

????朱德同志诗曰:“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回望过去,我们走了很长的路;展望未来,战斗正未有穷期。因此,精神绝不能懈怠,奋斗绝不能停歇,必须谨记老一辈革命家的“真言”,以艰苦奋斗为本,以勤俭节约为荣,永远占据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发挥好我们的政治优势,靠不懈奋斗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贤文)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