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育基金颁奖的名次怎么定?非本村户籍但在本地读书的能参评吗?”前不久,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群里,村民围绕奖教奖学政策的讨论刷屏,有的海外侨胞通过群内语音留言表达关切。今年6月中旬,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在区镇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指导下,拓展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的应用功能,创新开展奖教奖学“云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500余人。

图为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开展奖教奖学“云直播”
近年来,泉港区纪委监委以平台为支撑,搭建“微信群+小程序+管理后台”框架,以界山镇东张村为试点,创新打造“三式三联”工作机制,助力优化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平台共覆盖全区7个镇、102个村(社区),建立325个监督群,累计公开党务、村务、“三资”等信息6648条,办结群众诉求175件,开展直播626场次。
清单式晾晒公开
让村级事务“阳光化”
“村里上个月花了89笔钱,具体花在哪?有没有超支?”东张村纪检委员在日常巡查微信群过程中,面对村民提出的疑问,立即引导村民通过点击微信小程序端口,查看村集体“三资”、民生资金分配事项等。
“以前看村务公开像看天书,现在每笔支出都清清楚楚,还可以追溯源头,让我们一目了然。”东张村村民陈建国感慨道。

图为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夕阳红宣讲团宣传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2024年以来,为强化村务公开监督,泉港区纪委监委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打造“线上精准公示+线下听证答疑”村务公开模式,如村级财务支出逐笔以表格形式公示,列明“事由、收款单位、金额、经办人”,单笔超5000元项目附合同扫描件及支付凭证链接,村民一键可溯源;旧村改造、管线下地等重大事项,先在线公示方案7天,再召开民主听证会邀请村民质询,会后3日内图文直播整改进展等,把公开从“墙上贴”转为“群里晒”“掌上督”,方便群众监督。全区推广后,村集体资金使用透明度平均提升40%,压缩“微腐败”滋生空间。
点题式直播监督
让群众关切“云上解”
“乡亲们,为保证拍卖全程直播的公平公正,我们将起拍价和评估报告公布在群里,公示时间3天,请大家及时查看监督,并提出意见建议。”不久前,在泉港区前黄镇凤阳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群中,该村针对一宗102平方米闲置安置地处置情况,提前发布点题直播预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在区纪委监委指导下,前黄镇凤阳村于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在线公示闲置安置地拍卖起拍价、竞价规则及评估报告,拍卖当天设直播间,邀请镇农水站干部、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实时推送报价记录,最终该闲置安置地以131万元成交,超出起拍价73万元,群内村民纷纷留言“看得明白、放心”。

图为泉港区前黄镇凤阳村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在线公示闲置安置地拍卖关键信息并设拍卖直播间,以“阳光操作”压减权力寻租空间。
这是泉港区纪委监委创新“微信直播+点题监督”点题式直播监督的生动缩影。为深化拓展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的应用功能,该区建立“区统筹、镇落实、村执行”三级联动机制,即区级层面协调区农水局、民政局等部门每月巡查,规范直播流程、公开资产信息;镇(街道)专项工作组全程把关直播方案、互动及公示,压实“中层”责任;村(社区)通过监督群预告直播、收集反馈,形成“直播—反馈—整改”闭环。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三资”相关直播302场,推动村集体资产溢价成交23笔,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增幅较往年提升15%。
助理式交流服务
让民生实事“指尖清”
“以前我们远在海外的侨胞,没有相关渠道了解掌握家乡动态,也没有相关途径反映问题困难,现在只要拿起手机,在微信群发布,自己的事情就有人管。”泉港区界山镇马来西亚侨胞邱女士亲切说道。
针对泉港乡贤侨胞多、分布广、距离远等特点,泉港区纪委监委注重拓展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收集社情民意的功能,依托平台建立“一对一”助理服务机制,线上由各村纪检委员定期推送村务公开、村情动态、点题直播等信息,线下联合侨联等力量在政策解读、纠纷调解、事项办理等提供帮助,让广大乡贤、侨胞真切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助理式交流机制累计解决侨眷诉求43件,满意度达100%。
“下一步,泉港区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建设,着力完善平台‘三式三联’机制,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落脚点,通过常态化村务公开和微信群点题直播,管好小微权力,助力乡村振兴。”泉港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字:傅一萍
图片:陈加鑫、庄燕娜、赵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