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中国军人
用青春与热血守护万家灯火
他是隐姓埋名的国之脊梁
以忠诚与担当托举民族复兴
林俊德
林俊德,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他隐姓埋名52年,参与新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将自己的全部心血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倾注到我国的核爆试验事业中。他是院士,是将军,更是一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无畏战士。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对事业的热情与初心,也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褪色。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诠释着林俊德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多天里,林俊德坚持坐在电脑前整理科研资料,他甚至没有时间与家人好好告别,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
“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林俊德用一生专注核试验,用信仰丈量生命的长度,这是他对自己一生奉献的最好总结,也是对这份事业最深沉的告白。
心中有榜样 脚下有力量
林俊德的感人事迹引发深刻思考和强烈共鸣
永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 陈炜炜
在东北联勤保障部队的八年,严寒教会我的第一课,便是“任务面前无借口”。那年冬季演练,我们在雪原开设野战油库,遭遇暴雪来袭,温度降到零下三十多度,阀门直接被冻死。队长下达命令:“管线不通,装备就是废铁!”那一夜,我们在雪地里用喷灯烘烤冻死的阀门,直到阀门解冻。这件事让我懂得:军人字典里,从来没有“退缩”二字。
转战纪检监察战线后,这份信念愈发清晰。参与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时,面对22个乡镇百余村(社区)的账目,我和同事连续一周熬夜奋战,深入分析研判每一份资料,从中挖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这次经历使我更加明白,这场与腐败的较量,从来不是值不值得的权衡,而是对“实事求是、极端负责”精神的笃定践行。
林俊德将军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二字的分量,而我们,希望用每一次公正执纪执法,续写这份沉甸甸的忠诚。岗位虽变,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从未改变。林俊德那颗扎根荒漠的“种子”,早已在无数人心中生根发芽。而我,愿做纪检监察战线上的一株“骆驼刺”,将根须深扎于群众沃土,在守护正义的征途上,永远保持冲锋的姿态。
石狮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系统纪检监察组 辜明星
作为一名从军营走出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始终以林俊德精神为镜,在监督执纪执法中传承军人作风,在正风反腐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林俊德同志在生命最后时刻,9次要求下床工作,“我不能躺下,躺下就起不来了”,这种极端负责的精神震撼人心。纪检监察工作关系党的形象和群众利益,更需要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我将继续以林俊德精神为指引:学习他的对党忠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监督执纪执法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习他的实事求是,以精准监督推动问题解决,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学习他的极端负责,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学习他的清正廉洁,始终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安溪县虎邱镇纪委监察组 曾国心
作为一名身处纪检监察战线的转业军人,学习了林俊德感人事迹后,内心深受震撼与洗礼。核盾功勋林俊德,生命最后一息仍伏案整理科研资料,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忠诚坚韧,如磐石般撞击我的灵魂。
从军营到纪检监察岗位,身份虽变,忠诚底色未改,纪检监察职责更赋予我新的神圣使命。林俊德同志在戈壁滩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坚守,正是纪检监察人面对复杂斗争时需固守的信念长城。
在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征途中,我将以林俊德同志为榜样,让“八一”军徽在纪检监察岗位上持续闪耀忠诚光芒。
来源:综合各地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