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五一假期,肖厝——惠屿轮渡码头,游客和村民在整洁敞亮的候船室里热情交谈、海面黄蓝相间的新型渔排迎来一波丰收、器宇不凡的“惠屿号”渡船正乘风驶来……欣欣向荣的画面诉说着泉港区南埔镇惠屿村乡村振兴蝶变的画卷。
惠屿村新型渔排风貌
惠屿村是泉州市唯一海岛建制村,也曾是泉港区人均收入倒数的孤独村落。如今,落后孤岛已成为过去,宜居宜业宜游成为显著的标识,获评国家级“和美海岛”、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党建领航 凝聚蝶变“新动能”
伫立于惠屿村党恩广场,“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标语格外醒目,“清风·惠屿”党建三级联创,以其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引领着海岛绚丽振兴。
2019年12月,泉州市纪委监委机关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功能,与泉港区纪委监委机关党支部、惠屿村党支部“结对子”“搞联创”,通过党建引领、“清风”护航,着力破解惠屿村发展的乡村建设、村民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因地制宜谋乡村发展、助海岛振兴。
“三级联创”着重围绕“共建+共商、带动+联动、跟进+促进”创建链条,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以党建结对促融合,常态化组织三级党支部党员共学新思想,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活动等,激发镇村党员和村支部自生动力,提升各级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组织三级党支部党员深入实地走访惠屿村,全面了解掌握海岛经济、民生问题“第一手资料”,策划生成“清风·惠屿”九大党建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以联创共建促发展,通过“支部联席推动,党员挂钩认领”等方式,聚力攻坚民生发展短板。如推动“惠屿号”客渡船启航渡运、陆上巷道建设,打通出行“最后一米”;推进乡村医疗一体化建设,让“小病不出岛”;建设农村幸福院,让村民“老有善养”;实施环境卫生整治,让海岛“景美人和”……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解决全方位带动着惠屿村的振兴。
各级党支部到惠屿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过组织共治、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活力,让‘民房变民宿、资源变资产、岛民变股东’的富民目标成为可能,切实为海岛振兴注入红色动力。”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负责人说。
渔旅融合 铺就振兴“富美卷”
“我在这个岛上生活了几十年,以前岛上是静悄悄的。这两年,随着村容村貌提升,客人多了,岛上越来越热闹。客流量增加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惠屿村民肖建忠说道。
惠屿村宜居宜业宜游转变的背后,得益于三级党支部创新开展党建共建项目清单,由泉州市纪委监委第一党支部牵头抓总,定期召开项目专题会商会,在项目规划、资金筹措及项目推进等方面帮助纾难解困,推动党建“九大项目”落地见效。如聚焦推动海水养殖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更新清退传统老旧网箱8000多口,改造新型塑胶网箱6912口,用于海水养殖、海底藏窖,让惠屿村一跃成为泉州市最大的现代化新型塑胶网箱养殖示范基地,养殖产业年产值达8500多万元,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同时,联合泉港区农水局、商务局、广电台等部门,策划“直播+助农+电商”销售渠道,打通特色海产品销售渠道。
游客到惠屿村观光旅游
不仅如此,三级党支部延伸“九大项目”培育路径,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9+N”项目体系,如协调推动惠屿村加快党建联创长青林、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乡村智能监控系统”等22个民生项目,一体推进产业、旅游、生态、人居环境“再巩固、再提升、再延伸”。
如今,惠屿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研学、党日活动、旅游休闲的打卡点,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监督赋能 驱动发展“提质效”
随着惠屿村的蝶变,靠着“滨海旅游、渔家体验”融合产业链,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了120万元。如何守护好农村集体“三资”,成为了市区镇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关注的“关键环节”。
围绕做强基层监督,市区镇三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惠屿村开展“访民情、走项目、助振兴”行动,将监督触角直插一线,及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确保集体资金安全。
泉港区纪委监委下派干部在惠屿村开展一线接访
2024年5月,有群众反映肖厝——惠屿轮渡码头管理混乱问题。该镇纪委监察组深挖彻查问题发生背后的责任、作风问题,2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严肃问责。同时,深化运用监督清单、问题清单、问责清单、整治清单和纪检监察建议书“四单一书”机制,推动南埔镇加快进度建设肖厝——惠屿渡口提升改造项目,配套智能化停车收费系统,扎牢村集体“钱袋子”。
除此之外,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为载体,惠屿村定期公示、直播晾晒“三资”底册、项目进展、村务运转等情况,将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平台运行以来,公开村务事项149项,民生项目3个,涉及资金110万元,收集并处置群众反映问题诉求12条,以良性互动让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要聚焦监督首责,坚决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突出问题,推动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持续拓展党建‘三级联创’成果,接续探索‘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发展新路径,让‘惠屿实践’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字:连微、黄沛玲
图片:施惠清、郑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