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安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盛伯芬与两名特约监察员走进南安一中大新校区食堂时,敞亮、整洁的用餐大厅让人眼前一亮。
2024年,南安市筹集近1000万元,支持南安一中等55所中小学校提升改造食堂环境。“经过改造,我们优化了学校食堂的后厨流程布局,完善了‘三防’、消杀等设施设备,让学生的用餐体验更加舒适,也更好地保障师生用餐安全。”南安一中总务处李老师介绍道。
这是南安市纪委监委邀请“三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参与“校园餐”专项督导,推进重点整治项目和群众身边具体实事走深走实的一个场景。
南安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到霞美镇红星职业中专学校督导校园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落实有关情况。(戴慧茹 摄)
“校园餐”关系着学生健康成长,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2024年以来,南安市纪委监委紧盯教育系统“校园餐”这个重点领域,围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协同联动开展专项监督,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敢向学生的‘盘中餐’伸黑手,就该查!”2024年4月,南安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的一条关于该市教育局初等教育与学前教育科副科长黄某接受审查调查的信息,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关注热议。此前,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在集中整治中发现,黄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干股分红等形式收受配餐公司贿送钱款,为配餐公司承揽业务提供支持和帮助。最终,黄某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因受贿罪被南安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
南安市纪检监察干部复盘分析“校园餐”领域典型案件。(黄文彪 摄)
针对“校园餐”领域监督和案件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制度缺漏和风险点,南安市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导向发出监察建议书,一方面围绕校园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营养膳食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学校食堂和校外配餐经营管理等重点,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通过清单式管理、压茬式推进、销号式落实,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做实做细问题整改,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另一方面,推动完善中小学配餐招投标制度,制定《南安市教育系统校外供餐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南安市中小学校园餐全流程晾晒实施方案》,建立校外供餐单位评价和退出机制,开发“南安市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系统”,建立局领导“周期式”陪餐、校领导“常态化”陪餐、监管人员“抽查式”陪餐、家长“体验式”陪餐、社会人员“监督式”陪餐的“五方陪餐”制度,确保校园食堂在阳光下运行。
与此同时,在监督推动下,该市教育主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合督查、信息互通、线索移送和定期会商等四项机制,与财政部门联动健全食堂规范经营制度,推进市中小学校食品安全膳食委员会建设,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2024年以来,该市共发现并推动学校整改问题301个,收缴资金153.54万元,完善管理制度50余份,移送问题线索37条。
南安市教育系统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会现场。(叶东杰 摄)
“我们把监督、办案、整改统筹起来,切实做到标本兼治。”南安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负责同志介绍,该市聚焦案发单位和主管部门的政治生态、选人用人等方面突出问题,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施治,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案中人”是最好的“教科书”,“案中事”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的同时,南安市纪委监委深化运用“以案四说”机制,注重发挥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2024年4月,南安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到市教育局进行政治监督谈话,督促开展全市教育系统收受校外供餐回扣等问题自查自纠工作。会后,一些校级领导干部主动交代涉及学校配餐方面相关问题。“犯了错误就坦诚面对组织,才有减轻自己罪责的机会。这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某中心小学校长在主动交代问题后如释重负。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坚持从严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健全‘校园餐’管理领域‘全链条’责任体系和‘全覆盖’监督格局,以实际行动守牢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安全底线,持续增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文字:黄文彪、杨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