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村巡察丨鲤城:“重点接续巡”助力古城街巷“焕新颜”
来源:鲤城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4-12-13 11:19

“如今,古城背街小巷环境变美了,住着更舒服了,游客络绎不绝,生意也变好了!”谈及小巷改造完工后的喜人变化,居住在泉州市鲤城区金鱼巷的居民赞不绝口。漫步在古城金鱼巷,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卫生环境和欣欣向荣的商业业态,烟火味十足,彰显古城保护的积极成果。

鲤城区委围绕“活古城,战江南”战略部署,将8个街道81个社区科学划分为古城区、江南新区2个区域板块类型,坚持差异化重点监督,巡察古城区社区时,紧盯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开发等问题一届一届巡、一锤一锤改。上一届巡察海滨街道海清社区时,推动金鱼巷片区开展保护改造,本届巡察通过回访又重点督促街巷再完善再提升,两届巡察持续助推金鱼巷街巷改造、业态活化,让群众对巡察整改成果可感可及。

鲤城区巡察干部通过区文物保护监管平台检查重点社区古城文物保护情况

“八届区委巡察海滨街道期间,发现金鱼巷违章搭盖多,广告招牌、空调外机随意设置,排污管道不畅通,沿巷部分墙体倾斜等问题。”巡察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与街道、社区进行会商,形成专题报告呈报区委区政府”。随后,海滨街道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并成功推动金鱼巷入选“城市双修”试点。通过立面整治、管线下地、地面铺装、夜景优化、绿化小品设置等一系列改造提升工作,金鱼巷内的危房坍塌等安全隐患被消除,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鲤城区巡察干部和街道纪检监察干部查看群众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反映问题情况

九届区委巡察海滨街道海清社区期间,紧盯上一届巡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重点回访”,在走访居民和商户时,群众反映金鱼巷改造后面临游客增多,垃圾清运不及时,原住民与商户发生矛盾等问题。巡察组移交街道和社区立行立改,在全市率先探索党员街巷长制,实施“4+4”模式,即通过“联盟商户、联结资源、联动共治、联合服务”实现商业“兴”、人气“旺”、管理“优”、生活“乐”,共同为街巷居民提供精细化服务,解决问题98个,让基层治理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打造更加和谐的街巷环境。

改造提升后的金鱼巷巷口

为确保巡察整改成果真正惠及于民,巡察组融合运用“巡察+平台”模式,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收集到群众、游客反映金鱼巷周边休憩场地不多的问题。巡察组与区文旅局、街道、社区多方协商,推动将金鱼巷路口古大厝修缮改造为大众茶馆,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丰富巷内文旅业态。目前,大众茶馆已成为集文化交流、产业展示、文旅推介、非遗体验、伴手礼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展示窗口,为古城文化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文字:上官银灿、殷斯麒

图片:林娉婷、何思微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