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以“纪检+优化营商环境”做实做细监督
来源:学习强国 发布时间:2022-12-02 08:16

企业和群众来到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会不会、流程顺不顺、体验好不好、质效优不优?2022年来,为了拉直这些问号,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以“勇当主力军、机关我先行”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为抓手,创新开展了“纪检+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深入检查监督,查摆堵点痛点,着力解决“群众之难”“企业之困”,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下沉服务窗口 强化一线监督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是实施为民政务服务的“第一窗口”,设有近百个服务窗口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坚持“企业和群众办事到哪里、纪检监督就紧盯到哪里”,身临窗口、紧贴群众,在工作一线中发现问题,进而监督解决问题。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开展廉政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以前要办个水、电、气、广电网络等业务,得跑好几个营业厅,现在我省去跑多次营业厅时间不说,居然在一个窗口就可以一次性办理水电气网多部门业务,还省了取多个号、排多次队的麻烦,相比之前跑多个营业厅、多次窗口办理繁琐的业务流程真的是太方便了!”7月30日到中心办事的刘女士满意地说道。

这是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全程参与“局长走流程、中心促提升”活动中,深入政务大厅,陪同办事群众,对办事流程自己走、跟着走、陪同走,对办事群众“陪同办”“帮代办”“监督办”,发现并联审批“并而不全”“联而不紧”等问题,督促深化“一件事”套餐服务改革的一个鲜活事例。

以往企业群众在办理水、电、气、网等部门业务时,需要向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和广电网络4家单位分别提交报装申请,不仅“多头跑、多次办”,而且需要重复打印和报送申请相关证件和材料,手续费时费力,极大影响了客户体验感。

如今,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联合自来水、电力、燃气、广电等部门,创新推出水电气网联动办理服务新模式,探索从“一窗联办、网点通办、线上秒办、全市可办”四个层面,水电气网开户、变更到注销等三大维度业务,打破行业间数据壁垒,共同搭建“一件事”联办平台,打造成水电气网“全生命周期”联办便民服务泉州样板。

凝聚部门力量 强化合力监督

优化营商环境是个系统工程。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进驻21个一级审批部门中,几乎是“测评任务人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中心机关纪委充分凝聚进驻部门的力量,把检查监督融入部门业务办理之中,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中心机关纪委协调召开专题会,监督解决在执行工改流程优化上遇到的盲点难点问题

“真不敢相信!这办事效率太高了,真是太感谢了!”5月17日,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市行政服务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办事效率连连点赞。这一天,该公司的厦门银行泉州分行大厦,申请竣工联合验收,一窗受理,各部门分头办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与土地核验、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就地)、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事项,减少建设单位多头申报、各部门多头分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在1个工作日内“四证齐发”,充分展现了泉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跑出了“加速度”。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在检查监督“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中,开展了整治“窗口微腐败”主题活动,组织协调市发改、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人防、水利、交通等涉改单位,共同投入整治活动、共同监督活动落实,还主动邀请了各相关行业协会会长、行风政风效能监督员参与监督,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突破口,监督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的落实。

为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帮代办”工作机制,辅以“模拟审批”、并联审批、专题会议推动等举措,极大折叠了项目审批前期的耗时。业主在等待土地报批手续的同时,就开启“模拟审批”;等业主取得土地报批手续后,部门对模拟审批意见进行补充完善,就可一次性快速转化为正式审批结果,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在“模拟审批”中实行“1+N”并联审批机制。推行牵头部门主办、多部门联办、全程帮代办的方式,四阶段共同推进,多部门协同加快“模拟审批”时效,每个项目可提速2至3个月,大大节约了项目业主的时间成本。同时,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建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周事周办”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周例会、视频会、专题会,解决在执行工改流程优化上遇到的盲点难点问题,实现市县两级联动,大力加快市级重点项目、专项债项目、东海城东片区清单项目的审批进度。

2022年来,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召开22次专题会议,梳理问题209个,压缩承诺时限39个工作日,压减申请材料76份,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2022年10月,国务院职转办将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确定为福建省唯一的政务服务工作基础联系点,将为国家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更多的泉州样本。

紧盯问题整改 开展“问效监督”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市委营商环境“1+17”优化提升行动中,不仅牵头政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两个指标,也同其他大部分“放管服”改革指标息息相关。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持续对监督发现的问题跟踪问效,助推各种堵点痛点解得开、改到位、促提升。

传统模式的二手房交易过户,如果卖方的房子在抵押中,需先由卖方还清银行贷款,办理抵押注销登记后再进行交易登记。对卖方来说,必须提前筹措资金还贷,有时甚至需要通过高利“过桥”模式筹措资金,对企业厂房等标的物较大的不动产而言,加大了企业融资负担,不利于企业发展。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在检查监督中发现,这种传统交易模式,不仅程序繁杂,而且增加双方的资金成本,甚至带来资金的安全风险。还有,买卖双方不仅要在登记机构和银行之间来往多次,所需的时间周期也会很长,给交易双方带来诸多不便。发现的问题如何整改?怎样精减繁杂程序、降低资金成本?在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活动中,机关纪委推动改革“先还后卖”旧模式,推行“带押过户”新模式。

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还推行集成受理,买方、卖方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方“进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办理一次业务”,一次性可以办理抵押注销、二手房交易登记、交易后抵押登记等手续,实现一次办结。买方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的同时,同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送了不动产登记证明的电子证照。“按照以往要求,我要筹集偿还房贷的钱,现在不需要去凑钱了,而且减少来回跑。这个‘带押过户’新服务,既省时又省钱,解决了我们二手房买卖过程中的大问题,太棒了!”买方陈女士在办完手续后喜笑颜开。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不需要先解押就可以完成过户,有效降低了交易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下一步,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将把纪检监督深深融入行政服务工作之中去,扭住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重点,充分发挥政治监督的作用,助推“优化遵法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全力打通行政审批便捷直达落地“最先一公里”、解决企业办事痛点堵点“中间一公里”、政策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文:苏永清、刘建锋

图:泉州市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泉州市行政服务中心机关纪委供图

【责任编辑:周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