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职故事丨念好纪检监察新兵的“三字诀”
来源:德化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8-31 08:55

去年5月,我从县直机关调到乡镇,从财税系统转入纪检监察系统,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乡镇纪委书记。任职地、岗位、身份的突然转变,让我这个此前没有任何纪检监察工作经验的“女新兵”一度感觉到迷茫和不适应。这时我了解到市纪委监委提出的“5533”工作机制,里面总结的经验做法,给了我一把解开困惑的“金钥匙”。这一年里,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悟,在我眼中,纪检监察新兵应当念好“三字诀”。

第一是“敢”,要敢于挑战

国宝乡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是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这几年,随着国家利好政策和项目纷纷落地,不少风险和挑战也接踵而来。任职之初,就听到身边有人劝我,你一个外地人,还是女同志,不如圆滑一点,谁也不得罪。对于这种声音,我并不认同,作为乡镇纪委书记,监督不仅要“敢”,还要“细”,更要“准”,决不能给组织、给人民打“白条”。有了这个信念,我的心一下子宽了,也开始慢慢地进入了角色,找到了工作方法,也收获了不一样的经历。 

钟玉桂交流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经验

就像去年9月,当我发现内坂村道路工程验收手续不完整等问题线索背后,可能牵扯到乡村干部职务违法时,想到毕竟是朝夕相处的乡村干部,是高高举起还是轻轻地放下呢?疑惑中,我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最终,我还是下定决心扛起纪委书记的责任,一查到底,绝不让违纪违法问题从我手中溜过,绝不让人民群众对我们失望。在审查调查后,我们严肃查处了相关涉案人员。

第二是“暖”,要暖人心怀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注重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为民情怀,做到“走实”又“走心”。

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经历,在对重点对象“一户一访查”中,我发现脱贫户老童的孙子被大学录取后,却选择弃学。得知情况后,焦急又疑惑的我,赶紧坐下来和老童拉家常,了解到他家因为经济困难无法供学,我便把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告诉他,让他宽心的同时,立马联系乡教育办、振兴办分管领导,帮他们协调办理助学无息贷款,申请相关补助资金,解决了他们无法入学的困难。当年9月,小童顺利入学。

今年春节老童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激动地说,自己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迫不及待想念给我听。信中,他提到感谢国家惠民政策,感谢纪委的帮助。我既有高兴也有反思,高兴的是能帮助老童家解决小孩读书问题,反思的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一次平凡履职,却被他们鸣谢至此。我深感,在今后工作中,更要做一个有温度的纪检人。 

钟玉桂(中)监督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最后是“实”,要脚踏实地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发现单靠乡镇纪委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如何发挥好村级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推动监督“前哨”由“虚”转“实”,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做了两方面探索,一方面采取专题培训班、列明监督清单、制作信访联系卡等方式,让他们明白“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干”;另一方面,实行片区协作,将全乡8个村划分3个片区,有效整合乡村两级的监督力量。慢慢地,效果显现出来。去年来,村级“两员”共走访群众8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5条,发现并参与协调解决问题近20个。 

钟玉桂(右)到内坂村走访老党员,了解群众诉求。

如今用村民的话说,村里大事小事都由村级“两员”盯着,大家很放心。我也从中感受到了群众的信任,他们会主动给我打电话、加微信,找我反映问题,这些都得益于村级“两员”的帮助。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情况复杂,只有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村级纪检员、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三方的力量,才能真正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



“敢于挑战、暖人心怀、脚踏实地”,这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并不足以总结纪检监察工作的方式方法,在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未知的挑战和困难,让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篇章。

作者:德化县国宝乡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 钟玉桂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