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担当笃行、建功立业。
在常修常炼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精辟阐明了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栋梁之才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坚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既要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又要紧密联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紧密结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实际,又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既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又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不断学习中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年轻干部锤炼坚强党性、纯洁政治灵魂、纯粹思想境界的熔炉。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坚持把严的主基调传导到基层、传导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让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越烧越旺,让年轻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使党的理想信念、道路主张、目标任务、纪律规矩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见贤思齐,号召广大青年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在我们党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他们的信仰信念、家国情怀、人格风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通过参加先进事迹报告会、阅读先进典型事迹书籍等形式,坚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不断叩问初心、坚守使命。
在知畏知止中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这深刻阐明了年轻干部守住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的极端重要性,为年轻干部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指明了方向。
从怀德自重拒腐防变。“腐”“变”源自内心,破“心中贼”,则“腐”“变”不生。自重要在怀德,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对党赤胆忠心、锤炼坚强党性;守公德,强化宗旨意识、甘当人民公仆;严私德,正心明道、纯洁操守。怀德方知敬畏,只有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才能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止于名利、止于物欲、止于浮躁、止于侥幸。年轻干部要经常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经常对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从遵规守纪拒腐防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彰显我们党对纪律建设的高度重视。年轻干部要把遵守纪律规矩贯彻到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养成守纪习惯,不生妄念、不行苟且、不逾规矩。
从小事小节拒腐防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年轻干部要把握“小”与“大”、“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决不能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在“温水煮青蛙”中麻醉了意志。警惕小事、管住小节,不沾不义之财、不染不正之风,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在不懈淬炼党性中树立正确政绩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要夯实党性这个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确保政绩观不出偏差,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解决好为谁创造业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我们党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年轻干部思考谋划工作,要关注群众的所思所忧所难所盼;制定政策措施,要把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工作落实,要盯住防疫、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一个个具体问题,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解决好创造什么样的业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树立正确政绩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思路实、措施实、抓落实,吹糠见米、务求实效;坚持“做事”不“作秀”,“造福”不“造势”,重“里子”不重“面子”,“泽被后人”不“竭泽而渔”,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坚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不计较个人功名,赢得群众好口碑,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的真正评价。
解决好怎样创造业绩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要坚持目标导向,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探求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坚持效果导向,对长线工作,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耕细作、滴水穿石、善作善成。
在边干边学中练就过硬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德才兼备,方堪重任。”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能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