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齐家 | “实事求是”匾额挂在铁面监察御史家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丰泽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6-27 08:44

阳光倾城,海丝清风吹来,清源山麓鸟鸣,廉风雅韵浸润着丰泽,人杰地灵。在丰泽区北峰街道塔后村,有一座故居历经风雨190余载,而门额上镶嵌的“实事求是”石匾却依旧清晰,一代铁面监察御史陈庆镛“抗直敢言”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传遍大街小巷。

社稷为重 抗直敢言

宋代以来,闽南地区儒风浸盛,入仕为官者怀有“经邦济世”的愿望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这些在陈庆镛身上都有着充分的体现。

泉州市丰泽区西湖公园

1822年,陈庆镛在泉州参加科试,“遂拔冠军,取入晋庠一名”。1832年,陈庆镛登进士第,入翰林,而后历任江南、江西、陕西道监察御史。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举国震怒。硝烟还未散尽时,所谓“罪臣”们却又被官复原职。一时间群臣噤若寒蝉、缄口莫敢言。1844年,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的陈庆镛,毅然奏疏直谏皇帝,极力弹劾琦善、奕经、奕山等在鸦片战争中丧权辱国的罪人,直言“刑赏失措无以服民”,请求“收还成命”,以使“国法稍伸,民心可慰”。这道奏疏有理有据,大胆耿直,措辞严厉,宛如惊雷落地。最终琦善等人“均著革职”。一道奏疏,言人之不敢言,一下子绊倒3个卖国奸臣,其作用令人咋舌。陈庆镛也从此“直声震天下”,世人“皆望其风采”。

陈庆镛故居外景

道光皇帝所赞“抗直敢言”,在陈庆镛辞世后,被清光绪年间御史江春霖镌刻在泉州清源山碧宵岩摩崖上

心系民瘼 风骨清廉  

1845年,陈庆镛因不避权贵,直道难容,遭受打击排斥,遂解印南归。南归时,他随行拉了13车的行李。不料想路上却遭遇打劫。匪徒原想这人是朝廷当官的,必是满车金银财宝,欣然打开却见满满当当的书籍。劫匪吃惊地说不出话来,陈庆镛却笑道:“为官十余载,喜得数车书,十几车书你们拿去看吧,或许能帮你们洗心革面,老夫奉送也。”

有一年,陈庆镛回乡过年,天刚亮,只听得灶上“咕咕”直响。他问夫人“所炖何物?”夫人答曰,“炖汝清廉骨。”他不解,上前揭开锅盖,却见锅中是在炖生棉纱。原来家人谨守自己的教诲,不因其在朝为官而收受他人财物,日常生活来源,全靠身体力行,晨早便要将棉花炖去油脂,才好纺织棉纱。见此状,他既欣慰又惭愧,当下解落身上一块玉佩,去当铺当得薄银,以过年关。

回到泉州后,陈庆镛心系民生、体恤民情,对于教书育人、造福乡里更是不遗余力。他在泉州创办“清源书院”,到厦门“玉屏书院”主持讲学。当他看到家乡有不少弃婴时,便积极倡办育婴堂。由此成立泉州近代最早的慈善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办工读学校,既收养弃婴,又予精心培养教育。因其善举感人,社会各界、海外华侨纷纷解囊、助学扶弱,使得闽南一带教育成绩斐然。

故居内牌匾

孝廉家风 传扬后世

陈庆镛推崇儒学,以孝道为先。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困。母亲在冬天生了冻疮,陈庆镛就把母亲生冻疮的地方放在腿上取暖。母亲看了,非常不舍。陈庆镛却用“一个孩子屁股三把火,三个孩子屁股蒸一笼果”(意为:小孩子比成年人耐冷)的闽南谚语劝慰母亲。

陈氏家规教育子孙谨身节用,事亲必孝,待长必敬。从陈庆镛传至现今已有八代,其后辈裔嗣在良好家风的引领下人才辈出。

其中陈庆镛四世孙陈家让更是追随先祖的志向,从事了纪检监察工作。陈家让曾任职新华社监察局局长,2010年于北京去世。陈家让的夫人张淼回忆说,“实事求是,祖宗教导”是陈家让毕生奉行的圭臬,他还亲自手书装裱,挂在家中正厅醒目位置以时刻提醒自己。

故居护厝门楣上方石刻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