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宫:一部古代海上交通史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2021-08-11 08:58

泉州民间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大人们逗孩子们玩时,常常唱起——“戽虾戽加蚤(水蚤),三升二米斗。大尾捉来烤,细尾放它走。走到天雷宫,脱裤捉加蚤。”其中唱到的“天雷宫”就是“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泉州天后宫与真武庙、九日山祈风石刻等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国家意志相结合对海洋贸易发展的共同推动作用;与泉州的商人群体密切关联,见证了海洋贸易作用下泉州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

天后宫航拍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古城南端,南临晋江及沿岸港口,建于1196年,始称顺济宫。

伴随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推崇,泉州天后宫历经修缮、发展,现仍保存了16世纪之前形成的前殿后寝的布局特征。现存建筑群坐北朝南,总体呈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布局有山门、戏台、拜庭、天后殿、寝殿、梳妆楼,两侧东西厢房、轩房、斋馆和凉亭等附属建筑将院落围合,建筑群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

如今的泉州天后宫已经成为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宇,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遗产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22个遗产点之一。

天后殿

天后正殿是12—14世纪出海经商的人们祭祀海神妈祖、祈求航海平安的主要场所,现存主体结构形成于19世纪,虽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历代构件。

正殿台基座高出地面1米,花岗岩砌筑,四面围堵浮雕鲤鱼化龙、神驹飞驰、鹤舞祥云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富有艺术感染力,烘托天后宫庄严肃穆的气氛,寄托人们追求美好愿景的期望。

鲤鱼化龙石刻

西阙

殿内雕梁画柱,金身妈祖凤冠霞帔正坐神位,大气雍容;殿内还供奉着诸辅神像,神龛上挂有清雍正皇帝御书“神昭海表”横匾、台湾鹿港天后宫敬献“泉鹿同源”匾额,此外还有楹联计8对,多为泉州名家力作。

清代圣旨碑石雕

清代壁画《敕封天上圣母图》

正殿后方,有一幅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绘制的大型壁画《敕封天上圣母图》,以写实的笔法描绘了当时湄洲岛天后宫的建筑格局,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寝殿位于正殿之后,始建于1196年。1540—1544年(明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三年)重修。这里保存有一对维修时移用至此的辉绿岩元代印度教十六角形石柱,其雕刻手法与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檐下的古代印度教石柱相同。但是,开元寺里的石柱雕刻有古代印度教的神话故事,而这里石柱上雕刻的图案明显具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艺术元素,见证了多元文化在泉州交融。

13—14世纪,泉州港对外贸易繁盛,德济门一带成为泉州繁荣的商业区,各地商贾云集,交易繁忙。泉州天后宫妈祖的信仰地位随着泉州港地位的提升而得到增强。

1329年(元天历二年),朝廷在祭祀泉州妈祖的祭文中,第一次明确将泉州天后宫作为妈祖信仰的“发祥地”,肯定了泉州妈祖在海外贸易中的作用,以及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从信仰文化的扩张,看出当年泉州港海外贸易的繁盛,印证了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第一大港的历史地位。

1407年(明永乐五年),郑和下西洋,获得天妃庇佑,奏请修缮天妃宫。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泉州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请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后”,泉州天后宫因此享有历代朝廷钦崇的崇高礼遇。

每年的“乞龟”仪式

如今,静立泉州天后宫,只见红墙绿榕金瓦,妈祖凤冠霞帔仪态万方,数方泉台互赠的匾额,见证民间交流之深入。虽然历史的帷幕隔了八百多年,但妈祖行善济困、热爱和平、进取包容的精神,依然荡漾在泉州这座古城,叠印了一代又一代前来拜祭的痕迹。

供稿 | 泉州市纪委监委、泉州市申遗办、鲤城区纪委监委

图片 | 泉州市申遗办、泉州文旅、泉州影像、东南早报、陈英杰

整理 | 叶婧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