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桶“瘦”下来了
来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6-06 07:36

泔水桶“瘦”下来了


王建木


(安溪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好的制度是否坚持下来?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氛围还浓不浓?”带着问题,按照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走基层、化矛盾、解民忧、护民利”专项行动要求,5月20日,我再一次来到某中学食堂,查看该校学生用餐情况。


“自从去年学校加强教育管理后,这两个泔水桶里的泔水减少了一大半。”食堂服务员李阿姨一边清理着为数不多的残羹剩菜,一边让我看摆放在两边的泔水桶。


图为王建木(右二)到某中学食堂走访


事情还得从安溪县纪委监委转给我组的一份函询说起。


去年10月12日,我接到安溪县纪委监委转来的一份函询,安溪县某中学宣传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氛围不够浓厚,食堂张贴拒绝餐饮浪费标语不明显,食堂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一粒粮食饱含滴滴汗水,一张餐桌传承优良品德,学校食堂浪费现象不容小觑,制止校园“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

第二天午饭时间,我同本组干部小苏走进了该校食堂,只见墙壁上的宣传图文稀疏可见,学生盘中自助的青菜、肥肉剩余较多,摆放在大门两边的“泔水桶”围着一群正在等待倒剩饭菜的学生,溢满的泔水直往外流……

“学校浪费现象有多严重,看看摆在食堂里的泔水桶就知道了。”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我直指问题要害,说话也很不客气。

“我们将在加强食堂管理、强化节约宣传、注重制度约束等方面马上进行整改,坚决纠治浪费粮食现象。”学校领导当场承诺。

“将‘节约、珍惜粮食’的意义根植于孩子心中,才是最实际、有效的解决之道。”我对督查中发现的宣传氛围不浓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学校完善相关制度,坚决落实“光盘行动”。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走进该校食堂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语赫然在目;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打饭、买菜;两个诺大的泔水桶几乎空无一物,旁边的地板洁净如新……

“我们将倡导节约粮食的名人名言写在黑板上,标识在食堂的墙壁上,通过耳濡目染起到渗透教育的效果。”该校校长介绍,针对食物浪费现象,学校除了召开动员会外,还号召各班级通过开展“我为泔水桶‘瘦身’”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推动形成节约粮食新风。

此外,该校还联系专业的餐饮公司为学生配餐,尽量满足学生的口味。在食物种类和搭配上,该校食堂充分考虑多样性、均衡化,避免学生因菜式单一而出现挑食的现象,而导致浪费。

该校泔水桶的变化,说明我的靠前监督起到了作用。在我的倡议推动下,县教育局将召开现场观摩会,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到该校参观学习,推广该校做法,在全县各中小学中形成“节约为荣、浪费可耻”新风尚。

“泔水少了,风气好了,我工作也轻松了。”李阿姨在食堂工作已有一年多,来自农村的她,深知农民种粮食的不容易,对如今的新现象,她表示非常赞同。

听着李阿姨发自肺腑的话,看着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我为这一段来尽心尽力开展的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感到无比高兴。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