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党员英烈谱】叶启存:旅菲英豪丰功垂史册 侨乡儿郎碧血壮山河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1-05-29 18:25

叶启存

人物简介

叶启存(1912-1935年),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人,1912年出生于菲律宾,1919年随父回国。1927年加入共青团,1928年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干事。1930年春到菲律宾,参加当地爱国华侨团体和共产党活动,当年7月回国配合党组织营救被捕入狱的叶飞。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诗山区委委员、共青团诗山区委书记、中共南安县委宣传部部长等职。1935年5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当年6月英勇就义。


叶启存叶飞兄弟故居


叶启存是开国上将叶飞的胞兄,他们的父亲叶荪卫是金淘镇占石村一个贫穷农民。为了谋生,叶荪卫告别新婚仅几个月的妻子辗转到达菲律宾。后来他在当地再婚,娶菲律宾女子为妻,不久,长子叶启存和次子叶启亨(即叶飞)先后出生。

叶荪卫非常爱国,从小教育儿子们不要忘记家乡和祖国,经常对孩子们说,中国人在海外受欺侮,就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太腐败,所以“你们自己要争气”,在他们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

1919年,叶荪卫带着7岁的叶启存和5岁的叶飞回到家乡,交由发妻谢宾娘抚养。在家乡深垵小学就读期间,叶氏兄弟受国民党“左派”进步教师叶骥才的影响,开始接触反帝反封建等民主革命思想。

小学毕业后,在叶骥才的极力推荐下,兄弟俩进入当时革命氛围浓厚的厦门省立第十三中学(今厦门一中)就读。叶启存沉静好学,阅读了大量进步刊物和鲁迅、郭沫若等进步人士的作品,并走上革命道路。

“每当忆起我的青少年时代,总是很怀念我的二哥启存,我们两兄弟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同睡一床,同坐一张书桌,进中学后还在同一个班级,后来又一起入团,一同做地下工作……他单纯、耿直、疾恶如仇,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固然有进步思想影响,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强烈的正义感。”叶飞将军晚年在回忆录中表示。

1927年冬,叶启存由郭子仲、叶飞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冬,任团福建省委宣传干事。两年后,叶启存回到菲律宾,在当地,他也积极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活动。

1930年7月,叶飞在厦门被捕,叶启存得知后,连忙回国,配合党组织营救叶飞,其间他与党组织恢复联系。

叶飞出狱后,叶启存携爱人张锦华回到南安老家,他到蓬岛小学当教员,张锦华在占石小学任教,他们以教学和办夜校等为掩护,联络周边的进步青年,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种子。


叶启存烈士生前用过的刀(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 供图)


其间,叶启存参加了安(溪)南(安)永(春)游击区红色游击队,在诗山、金淘一带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占石村参与组建农会、共青团、游击队等,参加组织当地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地霸、分田地、除军阀、反“围剿”等斗争。他先后担任中共诗山区委委员、团区委书记、区委报刊主编等职,后调任南安县委宣传部部长。

1935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叶启存不幸被捕,敌人对其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都毫不动摇,坚贞不屈。临刑前,国民党高官亲临刑场,劝叶启存只要写下自新书,就给他封官或放他回菲律宾。叶启存在狱中受尽各种酷刑,双手已无法举笔,毅然用脚趾间夹笔写下“我生为共产党而生,死为共产党之鬼”的豪言壮语,而后昂然赴难,年仅23岁。

出身较为富裕的华侨家庭,彼时已结婚有家庭,有一份稳定的教员工作,却为了革命和信仰甘于牺牲一切乃至生命,叶启存的牺牲,激励了家乡更多乡亲为了革命理想前仆后继。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