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欠水:30万公里的扶贫路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2020-08-26 11:16

  常常想,人这一生,能走多远的路?会遇见多少人?生命价值和人生真谛是什么?

  在76岁的年纪,正逢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回想32年来所走过的扶贫路,总行程共计29.6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多。路上的风景,遇见的人,满满都是温暖的回忆。

  1945年,我出生于远近闻名的“地瓜县”——惠安县的一个贫寒农家,父母靠挑柴火卖苦力为生,经常吃上顿愁下顿。生活虽艰辛,但父母教育我们几个孩子要肯吃苦、不怕累、尽本分、多帮人。勤劳、朴实、善良的种子,自小就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

  19岁时,我应征入伍,恰逢全国上下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1966年,我在部队里入了党,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作为先进分子进京受过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37岁那年,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

  在部队大熔炉历练的18年里,留下我从一个农家子弟一步步成长的足迹,我时常感恩,没有党的教育培养,就没有自己的一切,因此立下要服务人民一辈子的初心和宏愿。

  惠安是一个老区县,全县295个行政村中,有82个老区村。老区村地处偏远,发展落后,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从1988年起,我先后在县老区办、县民政局、县残联和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一直从事扶弱助残、扶贫济困的事业,与扶贫开发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担任县老区办负责人期间,我带头与全办同志每人每月下乡驻村5天,为老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助其中28个老区村开发果林基地近8000亩,成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任县民政局副局长兼残联理事长时,我组织开展“走百村、访千户”为残疾群众办实事活动,探索实施“小额扶贫”工程,走访全县1.6万多名残疾人,逐一建立脱贫解困档案,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

  在职17年间,我坚持“把办公室设在群众家中”的理念,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踏遍惠安的山山水水,走访万家贫困户,为数千名老区群众、特困群众和残疾群众落实帮扶政策,骑行7.9万多公里。

  山腰镇古县村革命“五老”林金玉、张坂镇群贤村残疾户庄文明夫妇、黄塘镇碧岭村残疾人杨清福……这些都是我长期帮扶的对象。林金玉于2004年病故,我去给老人送终,并继续帮扶他的两个残障儿子,经常前去走访慰问,每年春节给他们拜年。虽然山腰镇、张坂镇早在一二十年前就因区划调整分别划归泉港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辖,但我认为帮扶不分地域,帮人就帮到底,仍然继续帮扶。

  在惠安,有句俗语叫“穷苦人家难过年”。记得1992年腊月二十八,我到涂岭镇五社村慰问五保户高水成老人,当揭开灶台上的锅盖时,发现锅底仅余半碗凉稀饭,再也找不到其他过年食物。万家团圆时,老人的凄冷孤单让我心里酸楚,我急忙从市场上买些肉鱼帮他备好年货。

  由此,我萌生了给困难群众拜年的念头。从1993年开始,每年春节都是我最忙碌的时候,从大年除夕至正月初七,我自掏腰包采购年货,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给困难群众拜年,每年基本保持在10户左右,从未间断。

  春节拜年,不拜富贵拜苦众,至今已持续了27年。

  对于我做的事,有人赞我“人民的好公仆”“当代的活雷锋”,但也有人说我傻,有人认为我“假积极”,为了“出风头”“捞本钱”。

  说实话,面对这些质疑和异议,我心里也会感到难受和委屈。慢慢地,也就想通了。我想只要我做得对,就不管他什么风言风语,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陈欠水给残疾人困难户杨清福送年货

  2005年,我从县人大常委会副调研员退休,也就在这个时候,我被确诊为慢性结肠炎伴息肉,医生嘱咐我要多休息,家人希望我呆在家帮忙带孙子,亲戚朋友都劝我“你是处级干部,都退休了,还图啥?”

  “只有退休的干部,没有退休的党员”。我知道,这么多年,我已经和困难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他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这份情,实在难以割舍。

  于是,一辆自行车,一个军用水壶,一个旧公文包这三个“老伙计”陪伴着我又重新上路。

  退休15年来,除了参加有关会议和宣讲活动外,其他时间都用于下乡走访,几乎没有休息,下乡行程共计21.6万多公里,走访帮扶困难群众和白内障患者4.7万多人次,送2938名白内障患者到医院实施免费手术,帮扶91人,救助困难群众514人,助学1013人。

  辋川镇后坑村村民陈开进肢残,妻子智残,但他乐观爽朗。从1999年起,我一直帮扶这个家庭,先后送羊、猪、牛给他饲养。在我20多年持续不间断的帮扶和鼓劲下,如今他的养殖业已小有规模,每年单卖牛羊就可收入一两万元,家里盖起了三层楼房,还清了所有债务,实现脱贫摘帽。

  娶老婆、生孩子、盖房子,陈开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三大人生梦想,如今都实现了。前些日子到陈开进家走访,他又有一个新的梦想,就是攒钱给他儿子娶媳妇。看到这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打心眼里高兴。

  陈欠水(右)在陈开进家帮扶

  让我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政策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打拼下,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

  经常有人问我苦不苦,我说苦,但苦中有乐。除了读书看报,我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我认为,享受攀比无止境,生活上过得去就行。每天下乡,身体虽累,但精神上很充实、很快乐,现在我的身体还硬朗,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但再怎么说,上了年纪,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每天骑行四五十公里,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一遇到稍微高一点的坡,就得下车推行。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总有干不动的那一天,如何让这种爱心活动传承延续,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

  2012年3月,在县纪委、文明办、团委等部门的推动下,“陈欠水扶贫助弱”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每个月第一个周末,我都会带领学生和爱心人士到困难群众家中开展慰问帮扶活动,献爱心送温暖。至今已是第8个年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上百场。

  陈欠水(左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我的带动下,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热情地加入到扶贫助弱的队伍中,有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结对帮扶。紫山镇一个个体户主动找我让帮忙联系帮扶对象,捐8万多元用于贫困户大病救助;也有不少群众会在我下乡途中拦住我,从超市买来米油托我转给困难群众。

  泉州市纪委监委志愿者与陈欠水(中)一同下乡走访慰问困难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令,党和国家的扶贫力度持续加大,每一户困难群众都有干部挂钩帮扶,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扶到了点子上,群众的获得感大大提升,困难面也越来越少。有了党委政府重视和大家参与,我明显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许多,这些年主要在做一些白内障患者的初步诊断和为困难群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陈欠水为白内障老人做初查

  年轻时在部队,我就接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教育。在帮扶中,我仍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三不准”铁纪:不准吃饭不交伙食费,不准接受招待吃请,不准接受礼物。几十年来,这个规矩从未打破。

  我感到亏欠的是,老伴和儿女跟着我受了不少苦。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这些年我个人捐资22.4万多元用于帮扶困难群众。在县民政局工作时,当时有集资房政策,但我拿不出钱就放弃了,现在家里住着的房子是10多年前的安置房。

  有一次,我给帮扶的一户残疾户送去了几袋大米,后来他无意中说这牌子的米好吃,我每次都买这米送给他。我爱人有点委屈,说我给困难群众送的米一斤3块多,自己却吃2块多的。我只能安慰她说:咱们的菜比他们好。

  我经常跟家人说,与困难群众相比,咱们的生活已经好多了,现在有能力就帮他们一把,“大家好,我们才会好”。这么多年来,我的家人从最初的委屈、埋怨,到后来的理解和支持,始终不离不弃,我发自内心感激。老伴每天凌晨4点雷打不动为我准备早餐,儿子特意送我一台强光手电筒老人手机,方便我为白内障患者作鉴定和夜间照明。

  虽然我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我却把精神留给了他们。我儿子是企业职工,女儿是乡镇中学职工,在我的言传身教下,他们都能吃苦、很争气,在各自岗位上踏实工作,受到好评。我认为这比什么财富都重要。

  贫困户在家门口悬挂的石匾

  这些年,我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和褒扬,共获得33次市级以上荣誉,其中有8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个人……但我觉得最有份量的是三次获评优秀党员,分别是1997年6月、2001年6月、2011年6月,被授予“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当前,全国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最后冲刺,让困难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这辈子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就要实现了!此时,作为一名老党员,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深深为党的英明伟大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自豪。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有生之年,我将永远以雷锋为榜样,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帮下去……

  口述:陈欠水(惠安县人大常委会原副调研员)

  整理:郑婷、余秋莎

  供稿:惠安县纪委监委

  图片来源:新华社、泉州晚报、惠安县委文明办等

【责任编辑:蔡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