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杰:“我这个老天真,对戏不死心”
来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7-25 08:21

怀抱珠玉,矢志传统,梨园歌哭五十载;

情系苍生,妙传幽微,戏苑词曲第一家。

“中国当代戏曲领军人物”王仁杰先生今年5月因病辞世

  爱戏成痴的王仁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先后就职于泉州越剧团、泉州歌剧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成为享誉国际文艺界的顶级剧作大家,一生留下了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节妇吟》、昆曲《琵琶行》《邯郸梦》、越剧《唐琬》等众多代表作。

王仁杰作品自选集《三畏斋剧稿》

  “这是我50年来看过的最伟大的剧本与演出”

  1942年,王仁杰出生在福建泉州。从小,他便是个典型的文学少年,学校图书馆的书几乎被他看遍,他还疯狂地喜欢普希金,希望能成为一名诗人。

  直到50年代末,王仁杰读高中时,一次偶入梨园剧院,想去看看热闹。那天演的是老戏《吕蒙正》。他一下子入迷了,此后每天放学都去看戏。

  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的梨园戏,是现存中国最古老剧种之一,它的唱词其实就是优美的诗歌。这也是令王仁杰着迷的重要原因:“昆曲是知识分子的典雅,但梨园戏是市民的典雅,有些内容更是雅俗共赏、更活泼。”

  当许多戏曲创作者都在创新、革新,王仁杰却一反潮流,追求传统。他认为,“返本”不是复古,而是回到戏曲本体,回归虚拟性和程式化的戏曲美学。而“开新”是要在守住传统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新路。

  王仁杰最得意的作品便是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这部戏改编自现代小说《乌鸦》。他坚持在戏曲结构、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语言运用上都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的规范和传统,巧妙地将《乌鸦》的故事“变今为古”,变成一出唱遍全球的梨园戏。在法国演出时,法国NC93剧院艺术总监索梅尔甚至感叹道:“这是我50年来看过的最伟大的剧本与演出。”

  “他不光是瑰宝还是闪闪发光的瑰宝”

  为上海昆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梁谷音写的《琵琶行》,王仁杰欠了整整十年。

  1991年,梁谷音观看了福建省梨园戏剧团演出的《节妇吟》,深受震撼和感动。后来梁谷音又在一次座谈会上结识了王仁杰,并与他成为了好友,约定要他为自己写一出戏。十年间,两人讨论了无数题材,却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节妇吟》剧照

  2000年,王仁杰终于一通电话打给了梁谷音:“题材由你定,一年完成我们的约定。”“仁杰兄,就《琵琶行》吧!”

  《琵琶行》的创作,王仁杰也是费心费力。最后10天,他顶着高烧通宵达旦,躺在床上,想起来一句就爬起来写一句。这部高烧中“熬”出来的《琵琶行》,又一次把王仁杰的名字印在了人们心里。

《琵琶行》剧照

  如今,王仁杰还有两部戏即将上演:昆剧《浣纱记》和闽剧《荔枝换绛桃》。

  《浣纱记》由明代剧作家梁辰鱼所作,是昆剧的开山之作。王仁杰改写的《浣纱记》将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胡锦芳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对这个剧本,王仁杰非常重视,即使病重也仍记挂着。

  “他进医院还把这个剧本带着,家属说‘老命要紧’,他说不行,答应胡老师的,一定要完成。他不光是瑰宝,还是闪闪发光的瑰宝,德才兼备。”胡锦芳说着,禁不住哽咽。

  “人这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

  对传统文化,王仁杰始终怀着敬畏之心。

  他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守护,始终为传统文化复兴振臂疾呼,常说“只要中国文化还在,中国戏曲就不会灭亡”。

  王仁杰写戏,还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坚持铺纸研墨,用毛笔来写。毛笔写得慢,他必须反复斟酌,下笔准确、简洁。他解释:“用小楷写很累,这样就会惜墨如金,不会写得很啰嗦。我不是想成为书法家,而是觉得写表现古人的唱词,用这种方式更能深入体会其中的意境。”

  2017年12月11日,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上,王仁杰先生发表题为《中外文化交流与戏曲的文化自信》的演讲。(陈起拓 摄)

  曾经有人建议他写写电视剧剧本,被他一口回绝:“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

  有评论家这样评论他:“是王仁杰找到了梨园戏,还是梨园戏等来了王仁杰?也许只能解释为命运的安排。梨园戏的精神和王仁杰的气质的确存在着大面积的契合。对历史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探究,对民族心理的琢磨,对文人风骨的坚守,使王仁杰一直保持着传统文人的形象。”

  对待传统、对待戏剧,王仁杰是个有古代士大夫风骨气节的文人。但生活中的王仁杰,在所有熟悉他的人眼里则是个非常新潮可爱的“老头”,他热爱生活、钟情美食、幽默风趣,能跟得上各种潮流,网络购物微信微博都玩得转。只要是爱戏爱文化的人,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他都会和你聊天交流。也因此,除了戏剧界老老小小的同行,很多戏迷观众也都是他的朋友。

“我这个老天真,对戏不死心”

这是王仁杰生前最后一篇专访的标题

也许也是他对自己最好的总结

戏痴王仁杰,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周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