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官桥镇“四知”廉政文化公园,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引人无限遐思;驻足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叶飞与子女的“约法三章”让人肃然生敬;在村落,百场廉政戏曲令人耳目一新;到社区,廉政格言警句宣传标语促人向上向善......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近年来,南安市以文化为载体,找准“廉”元素与当地特色文化的契合点,全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廉尚洁的浓厚氛围,让清风正气吹遍南安的每一个角落。
创新形式 增强廉政文化感染力
“正义兄,看我们这么好的交情上,求求你,不要揭发我,好处我们一起分!”“这种事情,没‘情’可讲……”近段时间,《声动清廉》系列廉政公益动漫广告在南安市电视台滚动播出,当地群众纷纷为这种新颖靓丽而又接地气的宣传方式点赞。
2018年7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新风尚”主题优秀公益广告、微电影征集评选活动,南安市纪委监委与南安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创作的作品《声动清廉之qing》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视频类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奖,也正是南安市电视台热播的作品之一。通过创新丰富宣传载体,不断提升廉政文化感染力,再以大众乐于接受、辐射最大化的方式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有效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融廉于心、让廉政文化落地生根。
“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为发挥廉政文化潜在熏陶、引导、影响的力量,南安市致力通过找准廉政文化和传统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科技元素的契合点,还先后推出了家风故事征集、“侨批”家风文化巡展、举办廉政知识竞赛、建设廉政主题公园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并深受大众喜爱的廉政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教化作用,使廉政理念入耳、入脑、入心,让廉洁意识花开无声。
图为南安市官桥镇纪委组织新任村级纪检干部到“四知”廉政公园接受廉政教育。
警钟长鸣 强化廉政文化震慑力
“我曾经是一名遵纪守法、认真工作的基层国家公职人员,由于没有守住底线,导致自己慢慢走向犯罪深渊,我对不起党和政府的培养,对不起家人,对不起自己伤害过的人……。”2018年6月,南安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后首例调查终结并移送起诉的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傅某在法庭上的陈述让在场的139名旁听者深受震撼、唏嘘不已。
“用‘看得见、听得着’的身边案例开展现场教育,对旁听人员的冲击力更强,对他们思想触动也就更大,更能达到审查调查一案、教育一片的警示效果。”南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南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坚持零容忍惩贪治腐的同时,致力做深做实执纪执法“后半篇文章”,结合监督单位职能特点和工作实际,组织系列有针对性、有警示意义的旁听庭审现场活动,通过以案施教、以案示警,推动廉政教育常态化,打造廉政教育特色品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时,南安市注重多形式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组织观看典型案例警示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编印《忏悔录》、召开案情通报会、案例宣讲会、组织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等廉政教育形式,用发生在身边的“活教材”,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以案为鉴、举一反三、警钟长鸣。一年来,南安市各级各单位开展各种形式警示教育449批次2.5万人次。
图为南安市纪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组组织监督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代价》
拓展阵地 增强廉政文化渗透力
建成黄仲咸纪念馆,升级打造南安市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拍摄官桥镇蔡氏古民居家风宣传片,着力打造家风文化旅游“大观园”;水头镇邦岑村家风家训家规主题公园建成开放,在观赏休闲中潜移默化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安市立足实际,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进公园“七进”活动,推动廉政文化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以一个点一个点的“小气候”温润社会“大气候”。
“反腐纷纷刀剑跃,倡廉历历羽书驰。风情万种梅花骨,珍重官声民与期。”廉政诗词在溪美贵峰“中华第一诗村”口耳相传。
“村官官小职非轻,理想信念要坚定。三农建业身勤政,廉洁奉公民心应。”脍炙人口的“农家劝廉歌”《村官好》在霞美镇竞相传唱。
南安市充分利用图书馆、“农家书屋”、“农家学堂”、读书班、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舞台等文化设施,依托微信公众号、流动展板、手机报、“微讲坛”等载体,拓展廉政教育宣传阵地,不断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近年来,全市共创建近30个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打造了一批基层廉政文化精品工程,蓉中村、溪洲村等典型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位于金淘镇占石村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被省纪委命名为“全省廉政教育基地”,市公安局溪美派出所廉政教育基地被确定为全省廉政文化长廊示范点。
图为“侨批”中的家风文化巡展走进南安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