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梨:言传身教涵养好家风 身体力行带出好村风
来源:东南早报 发布时间:2018-06-21 16:42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村风和;村风和,则事业兴”,她将自己小家的家风理念融入围头村这个大家庭并深耕厚培,形成好风气,带动新发展。

    整洁干净的巷道、彰显文化底蕴的村史馆、张贴党员帮扶助老等内容的信息栏、总是笑盈盈迎接来客的村民……走进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你能够感受到厚重的文化气息和淳良的乡村风貌。这样的面貌与围头村的当家人洪水平是分不开,他是围头村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而影响洪水平最大的则是他的母亲吴秀梨。吴秀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她认为,管小家与治大家是一脉相承的,“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村风和;村风和,则事业兴”,她将自己小家的家风理念融入围头村这个大家庭并深耕厚培,形成好风气,带动新发展。

    人物 名片

    吴秀梨,金井镇围头村敬老院院长。1958年在“八二三”炮战中荣立三等功;1984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福建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2017年上榜“福建好人榜”和晋江市第六届“美丽晋江人”;1990年9月,被福建省妇联评为“五好”家庭;2015年,被泉州市评为“最美家庭”;多次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曾经代表“全家兵”出席福州军区等各级表彰大会。

    文明好家风 教育孩子的“活教材”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氛围,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吴秀梨的公婆一生俭朴,为人友善。当年为了讨生活,吴秀梨的公公到菲律宾打工,虽然他寄回家的钱总是很有限,但他从不忘记嘱咐妻子帮扶乡邻。默默奉献的他,备受村里人尊敬。回家乡后,吴秀梨的公公身体并不好,做不了重活,身陷困难的他,心里仍然想着帮助他人。让吴秀梨印象深刻的是,晚年的婆婆经常向吴秀梨的大儿子“讨钱”——“大孙子,再给奶奶200元”、“你身上有钱吧,给我点吧”……刚开始,家人以为老人家需要,孝顺的晚辈有时还会多给她点。后来,吴秀梨发现,一向节俭的婆婆一转身,就把钱塞给村里的低保户或孤寡老人。婆婆这些纯粹的善行,让她十分感动。

    受公婆影响,吴秀梨对自己要求严格,“我婆婆经常说,我们要教子孙后代感恩,要帮助别人,服务别人,这样自己才会开心”,吴秀梨表示,“一定不能看不起贫困人家”,这是婆婆最经常交代他们的。吴秀梨18岁参加民兵,在1958年那场“八二三”炮战中,她和老伴立下了三等功,是一个自强不息、努力向上的女子。她觉得,除了要传承上一辈的好家风、好传统,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多汲取相关知识,常凝聚浩然正气,这样既可以修身齐家,又能给后辈的孩子们一本“活教材”。

    经历过艰苦战争岁月的吴秀梨非常珍惜生活,对围头村村民有浓厚感情,她说他们就像自己家里的成员。炮战结束后,她放下“五尺枪”,当起了大队妇女主任。工作中,她谨记公公婆婆的嘱咐,为村民办实事,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困难人士,多次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好人榜等。

    以敬老院为家 做老人的“守护神”

    退休二十几年的吴秀梨,本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她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热心帮助村里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在倡导创建围头敬老院的过程中,尽心尽力。

    一直以来,有一件事让爱国爱村的她很是牵挂,那就是村里有太多孤寡困难老人,他们生活大多没有着落。她设想,要是能建一个敬老院,让他们老有所养,便能解决多数问题。她把心愿告诉当时任职村委会主任的儿子洪水平,洪水平很赞同。他把这个提议送交村两委会讨论,很快就通过了。就这样,2008年,围头敬老院这个福建省首家村办敬老院成立了。最开心的莫过于吴秀梨,“五保和低保户交150元到200元,贫困家庭交280元,就可以入住敬老院了”,吴秀梨说,其他费用由村委会从集体财产或村民爱心捐款中支出,这些老人们有了一个良好归宿。从那时起,她待在敬老院的时间比在家里还多,不是去养老,而是去跟敬老院的老人们做伴,为他们排忧解难。

    同为老人,她更愿意发挥余热去帮助他们。十年来,身为义工、敬老院院长的她,依然保持旺盛的工作热忱,不断探索出乡村敬老院管理的新模式。她根据老人不同的饮食爱好和生活习惯,变着花样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丰盛的三餐,尽量让老人吃好;她把每位入住敬老院的老人的生日都牢记心中,每当老人生日,她都会细心为他们举办一场温馨的家庭式生日聚会;老人生病是经常有的事情,她也会为他们寻医问药、送饭喂药,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

    吴秀梨也影响了很多年轻人,这些人跟着她一起做志愿者,一起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奉献爱心。围头民兵哨所为村里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低保户送餐,一年365日不曾中断,风雨无阻。

    传家风带民风

    树团结和谐之风

    把精神财富留给下一代,并影响下一代人的行为,吴秀梨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儿子洪水平说,“全家兵家庭”影响他至深,尤其母亲是民兵队伍中的神枪手,她的勤劳、勇敢和胆识一直是他的榜样,“从小就有胎教嘛,我妈妈怀我8个月,还持枪打靶,练枪练得勤”,洪水平逗趣地说。

    父母都是从炮火中走出来的民兵,洪水平从小就为自己是民兵的后代深感光荣。洪水平说,父母那一辈,在炮战中出生入死,为国家,为集体,为别人,他们做人做事讲原则,总有一种责任感。吴秀梨和丈夫洪我洲都是老民兵,朴实的他们不喜欢豪言壮语,也不会特意教育孩子要如何做,而是经常和洪水平聊天,聊过去的事,聊身边的人,潜移默化地让洪水平有了爱家庭、爱家乡的理念。吴秀梨和洪我洲,最经常跟儿子讲述围头老书记洪孝子的故事。洪孝子当了10多年的围头大队党支书,他曾带领村民参加“八二三”炮战,遇到任何困难,他都冲在前头,从来不叫苦。战争结束后,他受过各级表彰,见过很多领导人,获得了无数的嘉奖。但是,他心里最惦记的还是村民的脱贫问题。他尝试过诸多办法,为了能让围头富起来,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操碎了心,自己却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父母亲每每提起,洪水平都深受触动。

    1988年至2003年间,洪水平担任围头民兵哨所哨长,表现突出,获得多个殊荣。后来,自主创业的他,一直保持着当民兵的认真劲头,他相信,为人做事以诚取胜。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诚信使他淘到了“第一桶金”。正当他生意做得红火时,村民们选他为村委会主任,他权衡再三,特别是想到父母的耳提面命,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村里人尽力,放弃了生意,全身心扑在村子里,为村子谋求繁荣发展。他的选择也得到家人的支持,女儿辞掉铁饭碗帮他打理企业,身为家庭主妇的妻子也参与了企业管理,让他专心致志做村务工作,吴秀梨更是多次嘱咐他:“当村官,要像洪孝子,起带头作用,一心对老百姓好,‘炮战精神不能丢’。”

    如今,在洪水平的带领下,围头村正朝着“一年一台阶、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实现宜居宜业宜游、二十年打造海峡名村”的乡村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如今已取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十六个国家级荣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就业渠道,为村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洪水平乐此不疲。

    “我从父母亲那里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更要让儿子传承下去。”洪水平对儿子洪超雄的教育,也有自己的方式。洪超雄在厦门大学就学的时候,只要回到家里,洪水平都要跟他讲过去那段血与火的炮战历史、讲围头村的变化,带他到处看村里的建设。“人不忘本,心不忘恩”,儿子也谨记父亲的教诲,懂事又上进,目前也热心于两岸民间交流和青年创业。

    记者 赖小玲 通讯员 佘子艺 蔡荧莹 陈继添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