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生——方寸之间彰显家风力量 惠泽桑梓演绎家国情怀
来源:东南早报 发布时间:2018-06-13 17:29
万维生把心中的家乡情愫,用画笔画进小小的邮票,向世界传递家乡文化。

    真诚做人,低调行事,勤奋开明,谦和朴素……在万维生的儿媳何梅眼中,父亲有着太多良好的品格,而对她影响久而弥深的,是那份家国情怀——万维生把心中的家乡情愫,用画笔画进小小的邮票,向世界传递家乡文化,晚年的时候,更是把自己收藏的邮票、邮票画稿、习作及自己收藏的名家书画捐赠给家乡,这其中有轰动一时的《全国山河一片红》三份图稿。他浓厚的家乡情结,归根结底,源于家风的传承,源于先祖遗留下来的“植福桑梓”的家规家训,他嘱咐下一代要继续寻访先辈生活踪迹,把关注家乡、回报家乡的“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人物名片

    万维生,泉州丰泽区城东街道浔江社区万氏族人,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师,中国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高级工艺美术师,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万维生

    何梅,万维生儿媳妇,万维生邮票艺术研究会负责人

即使在走路,只要灵感一来,万维生也会停下来创作。

    良好家风 树立正确人生观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风,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一个穷孩子,万维生从小刻苦自学,不懈努力,没有钱买纸和笔,他就在墙上作画,家中的墙上满是他涂涂画画的作品。然而,热爱学习的他还是一度因为家境困难而退学当了学徒,外婆知道此事后,马上把他接回家并让他重新读书,外婆是一个开明、有远见的人,她觉得无论多苦,都应该让孩子读书,况且,万维生是这样一个有才气的好苗子。

    外婆出生于书香门第,舅舅也是文化人,万维生从小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他知道唯有勤奋读书,才能视野开阔,这辈子才能走得远。他努力进取,学习成绩突出,有鹤立鸡群之状。后来,万维生顺利考上了大学,而当时从泉州到福州的路费需要学生自己支付,外婆又把压箱底的戒指拿出来卖掉,给他做路费。据说,为了支持通政小学建教室,外婆把家里的宅基地免费捐了出去。而他同样看到,沐浴于良好家风的母亲,哪怕自己日子过得再紧巴,还收养了一个女孩子,因为,外婆从小教育母亲要有大爱,与人为善,所有这一切,深深地影响了万维生。

    良好的家风,让万维生有机会走出去求学并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而他在鲁迅艺术学院所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让他拥有坚不可摧的价值观。四川地震时他连夜创作一幅手绘封,让何梅到北京崇文门一大厦义捐,那一年他交了两次党费;在湖南张家界办展览,他看到当地集邮协会条件艰苦,将义拍所得捐给困难地区的集邮协会做活动。

    奋志方寸 终生笔耕不辍

    享誉中外的邮票设计家万维生的优秀让人感叹,他创造了我国十几项邮坛之最:最早举办个人作品展览;最早设计手绘封和记事封;最早出版个人作品专辑、专著;他为1990年的“国际扫盲年”设计了包括中、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等多国文字的邮票,开了邮坛历史先河;他设计的手绘封随杨利伟登上太空,是航行最远的邮品……而让何梅折服的是父亲的勤奋和向上。

    万维生曾对好友说:“我这一辈子有两个童年。老家在父母身边是第一个童年,画《儿童生活》在孩子们身边是第二个童年。”《儿童生活》一套12枚,是万维生最喜爱的作品。上世纪60年代的春节,万维生在逛庙会时看到一群穿新衣、相互嬉戏的小孩,由此得到灵感。他把破自行车支在路边,拿出飞奔回家取来的画板、画笔,站在冰天雪地里,就开始作画。不求速成,挥笔而就,他以雕琢的笔墨画了整整一年,终于设计出全套邮票。细致的观察、耐心的琢磨,儿童的天真活泼便跃然于笔端。

    “世界上有没有一种药吃了不用睡觉的?我不想睡觉了!就想一直画、一直画。”他曾如此慷慨激昂地对其忘年之交洪泓说道。退休后的万维生仍然“疯狂”工作。直至离世前,他还在从事天鹅题材的艺术创作。按照他生前计划,辞世时年8月,万维生本打算回泉举办天鹅专题画展,并举行《天鹅邮票三十年》首发式;9月他还将受邀到意大利参加世博会的画展。除此之外,他还准备在泉州首发两本书,《山河一片情》及《图说上海世博》,均包括有一百个手绘记事封。终其一生,万维生画了数百幅、几千只天鹅,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几十场画展,出版了二十几本书籍、画册。

    何梅回忆,万维生的勤奋还体现在他与时俱进,从不停止对各种交流软件和画图工具的学习。“你很难想象,一个80多岁的老人家趴在电脑面前专注排版的样子,像个孩子,蛮可爱的”,何梅说,而这一切,他都是为了更好地画图,做艺术方面的交流。

    惠泽桑梓 家风砥砺相承

    何梅说,以前没有真正去了解父亲对家乡的那份情感,不明白他对家乡那种爱到生命里的感情根源是什么,直到2016年,她跟着堂哥、堂姐回老家扫墓,终于切实感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和家风传承的强大力量。万维生系浔江万氏家族后昆。在泉州城东东郊一座气派庄严的古大厝内,世世代代聚居着浔江万氏一脉。

    作为宗族祭祖、议事之用的“万氏家庙”里,高悬着大大小小的匾额,彰显着万氏先贤的显赫身份与卓著功勋,而散落于古大厝内长短不一的楹联上,则行云书写着万氏家族传至百年的先贤语录,是万氏族人对先贤优良遗风的敬重与传承。

    家风不畏远,正是受其族中先贤垂范百世的影响,万维生终其一生耕耘在邮票方寸之间,创造十几项邮坛之最,演绎一生邮画传奇。先祖制定下来的家规家训,作为传家之宝,浔江万氏从未淡出传承的足迹。直至今日,后人仍始终保持着尊宗敬祖、饮水思源的优良传统。万氏家族在每年春节、清明期间等祭祀活动中,都会聚集在一起集体诵读家训,让族人在学习和诵读中,继续发扬和传承万氏家族流传至今的良好家风。为了记述氏族世系、维系氏族团结、弘扬氏族精神,万氏后人还极其重视宗祠、族谱的重修。

    心系家乡,惠泽桑梓,万维生发现泉州历史文化丰厚,但是,当代文化比较匮乏,他为了给泉州当代文化增添新内容,把自己收藏的邮票、邮票画稿、习作及自己收藏的名家书画捐赠给泉州;《全国山河一片红》三份图稿颇有价值,当时北京邮政博物馆希望他能把手稿留在北京,相关负责人曾经坐飞机来泉州劝说他,但是,他义无反顾把手稿全部捐给家乡……

    有品德支撑,智慧才能释放正能量。坦坦荡荡、宽人严己、不附俗流的父亲,在为人处事上也教会何梅许多道理,而最根本的就是真诚做人,认真做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何梅都给孩子们做表率。

    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对后代小孩子们的要求同样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何梅感慨地说,父亲走了,但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他曾经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传授了人生的大智慧,传承给了下一代。为了传承万维生的精神,退休后的何梅经常回家乡办邮展,得到了邮界朋友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她尽自己的能力为家乡文化发展贡献一分力量。(记者 赖小玲)

【责任编辑:庄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