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把握“四种形态” 用好纪律之尺
来源:鲤城区纪委监察局 发布时间:2015-12-02 17:27
今年来,鲤城区纪委自觉找准职责定位,坚决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取得较好效果。

     今年来,鲤城区纪委自觉找准职责定位,正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纪律和规矩管住大多数,坚决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取得较好效果。主要做法是:

     咬耳扯袖“治未病”。 坚持防患于未然,党员干部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及时拉拉袖提个醒。在制度规范上,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区管干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的实施意见》,在省、市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实际,设计廉政谈话通知书、登记表、整改情况报告表等,并对廉政谈话记录格式、谈话流程作细化优化,同时严格执行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等相关制度。今年共对新提拔调整的115名干部进行任前廉政教育谈话,对提任科级职位的37名干部进行任职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以考促学、以考促廉。在宣传教育上,利用新改版的“鲤城区纪委监察局”门户网站和新开设的“清廉鲤城”微信公众号,以及鲤城纪委掌上廉政书屋等载体,深入解读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开设“清官小故事”专栏,定期推出历代以泉州(鲤城)籍或在泉任职过的清官廉吏小故事,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乡土历史人物廉洁奉公的事例,使廉政文化教育更接地气、更近生活。12月,区纪委还将组织对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在全区巡回辅导,在抓好领导干部学习的同时,重点到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街道社区进行解读,做到学习宣讲全覆盖。在信访举报上,规范信访举报件受理,建立“来访、来电、来信、网络、短信、微信”六位一体信访综合处理平台,加大“谈话函询”力度,只要反映问题具体又够不上违纪的都进行约谈,责成说明情况。今年共有7名科级干部被“敲警钟、扯袖子”。通过主动约谈,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变成大祸。

     抓早抓小“正歪树”。坚持小过即问、小错即纠,通过每月15日召开问题线索分析例会,对问题线索大起底,采取强化线索排查、执纪监督、案件审理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按情节性质进行分类处置。组织对区直机关、街道、社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三级督查,并延伸到区属国有企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过集体约谈、开展集中整顿等形式进行处置。今年来区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集体约谈9次,先后约谈各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区属国有企业、国资监管部门负责人等,通报存在问题,责令14个单位部门进行了整改,并跟踪督办,目前已有4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

     专项整治“治病树”。坚持常态化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相结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作为切入点,持续组织明查暗访,对学校周边、居民小区和风景区、娱乐场所公车私用及公款消费等进行督查,对违规问题坚决进行查处问责。今年以来开展明察暗访26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问题)9起,党纪处分6人,实名通报3批10人,起到很好的警示和震慑作用。经过专项整治,“四风”问题明显减少,促进了作风建设走向常态化。

     清除毒瘤“拔烂树”。坚持以“四种形态”为标准,明确执纪重点,规范执纪流程,转变执纪方式,把“四种形态”的要求体现在信访举报受理、问题线索管理、纪律审查和案件审理等各环节,提升执纪效果,做到“大病”“小病”一起治。如建立问题线索核查及纪律审查纪委常委负责制,抽调相关科室人员组成3个问题线索核查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纪委常委具体负责,实行“捆绑式”落实纪律审查责任机制。按照“一个案件、一名常委、一个小组、一套方案、一查到底”的“五个一”模式,将各类重点案件逐一进行分解包干。同时对委局机关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进行调整,目前区纪委机关干部均参与过办案,一线纪律审查力量占机关总人数的82.3%,街道纪工委、派驻纪检组参与区纪委纪律审查的占基层总人数的78.5%。今年来立、结案件同比增加20%,其中涉及科级干部4人。

     今后,鲤城区纪委将继续用好纪律和规矩这把“尺子”, 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落实纪严于法、纪先于法的要求,建立更前沿、更严密的“防御阵地”,促使更多党员干部远离纪律和规矩的红线,防止由违纪跌入腐败的深渊。

     

【责任编辑:林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