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魅力及命运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5-08-07 15:33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载体,掌握好汉字和汉语,打好汉字语言基础,是进行一切文化再创造的基石。

  如果查一查全世界的“文字户口本”,汉字已经五千多岁了。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载体,掌握好汉字和汉语,打好汉字语言基础,是进行一切文化再创造的基石。我们的《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都依赖汉字才传承至今。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话听来似乎玄了一点,但汉字的深邃与学问却真的字字如经,意蕴万千,奥妙无穷。这里讲一句成语,看其“文化史”的蕴涵。

  “过门不入”,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它的“文化感”和“历史感”都十分鲜明:上古尧、舜时代,出现过一次洪水泛滥的巨大灾难,这场水灾前后经过了二十多年,受灾地区广,损失严重。先是尧当政,特派过一位治水的总管,名叫鲧,命他平定洪水,拯救灾民。可是他水来土掩,积土阻水,九年不治,因失败而被处死。尧让位舜,舜又任命禹继续治水。禹是鲧的儿子,他接受了父亲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依据山形地势与河流位置,整体规划水道,让水由小渠流入大川,由大川再流向海洋。按这个整体设计、规划、施工,奋战十三年治水成功。在这十三年里禹带领百姓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据说浙江的会稽山,就是源于禹在那里计议过治水工程而得名。黄河的龙门、三门峡,都是禹领导开凿的。禹也疏导过长江上游,在巫山,曾因施工错误,错开了一道峡谷,这“错开峡”便成了如今四川巫山县的一个古迹。

  禹十三年治水,没工夫考虑家人私事。他手掌脚掌都磨出了厚茧,皮肤又粗又黑,还患上风湿症,走路一颠一簸,长年在水里泥里奔波。《庄子·天下篇》用六个字描写禹治水的劳苦:“沐甚雨,栉疾风。”洗头叫“沐”,梳理头发叫“栉”。暴雨洗头,狂风梳发,虽是简短六个字,描写得却非常形象生动。后来人们用“栉风沐雨”四字,形容长期在野外工作的辛劳。

  禹三十岁还没结婚。在涂山遇到一位名叫女娇的姑娘,心生爱慕,可是两人没谈上几句话,禹就因视察灾区跟姑娘告别了。女娇敬爱禹,天天盼着同他再次见面,可算盼回来了,也就草草地办了婚事,不到四天禹又匆匆离家奔往治水现场。后来女娇被送到禹的老家安邑(今山西运城附近),但十三年里,禹很难得回安邑,几次路过家乡,而且曾三次经过家门口,还听到过孩子的哭声,可都因为水情危急,没能走进家门看看。他说:“时间宝贵啊!即使是短短一寸光阴,也必须珍惜争取利用!”《列子·杨朱》说:禹“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孟子·离娄》也说:禹“三过其门而不入。”对于禹的艰苦卓绝的精神,人们历来都十分景仰。后来“三过其门而不入”或“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成了赞扬公而忘私者的美言,进而简化为“过门不入”。关于禹“珍惜光阴”或叫做“寸阴自惜”之说,史上也有记载。《晋书·陶侃传》载:晋人陶侃常说“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光阴!”大禹那样的圣人,连一寸光阴都不浪费;那么我们普通人,就更得珍惜每一寸光阴了。

  这句成语为陈寅恪先生的“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高论,作了最有力的佐证。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也只有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没有汉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和重要标志。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都是汉字的衍生物,汉字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五大发明之一,是一切中华文明存在的基石。我坚定地认为:“文化之根在文字,字中有乾坤,字中有古今,字中有大道,字中有人生。”

  数千年发展积淀的汉字书写和传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键盘敲字使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由于丢掉了笔,淡漠了书写,汉字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笔下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与神韵;由于现行的强势的应试教育,还使一些在校的孩子和青少年,把学习掌握外语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首选,致使对有五千多年传统的汉字有了生疏感,少了亲切感,于是阅读和作文几乎成了很多同学的弱项。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遭到某些数典忘祖者的怠慢和不敬。

  汉字很自信。事实已经证明了,当今世界,除了十三亿多中国人一直稳定地使用汉字,还有数千万洋人正在学习汉字,全世界几乎每个角落里都有学习汉字的人。汉字的生存史和发展史,还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事物的存在与灭亡,都不是外在力量所能左右和决定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生命力。(高深)

 

【责任编辑:实习生 朱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