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盘点2014年中央施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到风景名胜区开会的通知》等一系列条例办法,无一不是对公款支出、公款旅游等进行了严格规范,反腐败抓早抓小,用心之良苦,意义之深远。
试想,轻是重的开端,小是大的根源。“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常言道,“祸患常积于忽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微不可不防,远不可不虑。据《资治通鉴》载:唐德宗劝宰相陆贽,“鞭靴之礼,受亦无伤”。陆贽理直气壮地答,“涓流不绝,溪壑成灾”。受贿的路子一通,今天收了靴子和鞭子,下一次就收下金玉钱财,由小而大,欲壑难填,终成灾祸。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小节若纵,大节必失。据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的“破窗效应”理论: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放任这种不良现象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常见于诸报端的因收受一条领带、一块手表而被拉下水的官员不在少数。追溯其堕落的轨迹,不难发现腐败分子往往是从放纵“细”节、不拘“小”节开始,以致“河边湿鞋、一错再错”,最后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小”腐败的积累必然引起“大”腐败的飞跃。如果忽视了“小”腐败,不仅暴露出反腐败的不彻底性,还会使一些官员抱着侥幸心理,甚至搞腐败时“化整为零”,逃避党纪国法的追究。“小”腐败虽然小,但是关系老百姓的现实权利,而且关乎反腐大业,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岂可等闲视之?反腐败坚持抓早抓小,有病马上治,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才是对党的事业真正负责、对党的干部真正爱护。
回溯革命战争年代,家喻户晓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铁的纪律铸就了“铁”的队伍,赢得了一片民心。1941年6月,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蒋介石花费800银元隆重接待陈嘉庚;毛泽东以豆角、西红柿下菜,仅用1.5元招待陈嘉庚。返回新加坡后,陈嘉庚公开发表言论,说共产党的领袖及一般工作人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得天下者,共产党也!”
履霜坚冰至,水暖鸭先知。细节见证作风,细节反映品质。党员干部一旦在腐败与非腐败之间模糊界限,听任其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见微而知著”,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八项规定的模范践行者,克勤克俭、慎独慎微,唯有此,方能取信于民,共创共和国新天地。(陈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