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蛟龙谱写华彩人生
来源:建瓯市纪委监察局网站 发布时间:2014-11-25 15:48
他先后荣获南于市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建瓯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建瓯市直机关党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建瓯市水利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记全国劳动模范、建瓯市汇光发电有限公司马鞍电站党支部书记周德泉 

    这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旮旯,门前那条蜿蜒的山间公路离建瓯城区足足有40公里,几间低矮的石头房子掩映在一片葱茏的树木中。唯有那雄伟的拦河大坝、那日夜奔腾的松溪水是那样的令人为之振奋。这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周德泉的战斗岗位——建瓯汇光发电有限公司马鞍电站。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周德全,中等个头,大头大脸,憨厚老实,脸上总是洋溢着的笑容。表明来意后,周德泉向我们表白了他的“快乐”观。

    挑战就是快乐

    “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挑战自我……”周德泉开门见山地说。其实他的履历很简单。1975年高中毕业,然后插队,然后服兵役,三次受到嘉奖。1981年3月起至今在这个电站工作。电站在每年的枯水季节都要对机组进行大修,大修的时候,前后闸门里的水必须抽干,然而,闸门并非都是严丝合缝的,为了防止闸门外的水流进来,必须有人潜入水里,用破布或者棉絮堵住闸门周边的小洞。开始几年,整个闽北地区只有闽江局有潜水员,于是电站都请他们来帮这个忙。然而求人的事总有不顺心的时候,站领导想,求人不如求己,干脆我们自己培养。周德泉当时年轻有活力,政治过硬,身体素质又好,又富有挑战精神,于是他和另外三个年轻的同事顺理成章地成了学员。

    通风式十二螺栓装具潜水员,那装备就足足有200斤重,一般人扛起来都难,何况说是穿戴着还要在水下作业了。但说起训练来,最难受的莫过于耳朵痛。潜得越深,水压越大,耳朵就越痛,就像有把锥子往耳洞里钻。其次是伸手不见五指。水下暗无天日,一切都必须靠摸索,刚开始,那是一种濒临死亡的感觉,一段时间后,他才逐渐克服了恐惧的心理。还有就是闷热,通风式十二螺栓潜水服密不透气,在水下呆久了,浑身就燥热难耐,服内温度远高于体温,每次潜水,哪怕是寒冬腊月,也是汗流不止,每当这样的时候,周德泉最大的愿望就是擦一把汗。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训练,他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终于成了一名合格的潜水员。

    潜水员是一个充满危险的行当。当潜水员28年,周德泉遇见过多次危险。有一次,他潜入深水中不久,手摇电动空压机没电,他赶紧浮上水面,如果稍微晚点,他就有死亡之虞。还有一次是参加横南铁路建设中的水下围堰工作。当时,他们正在水下作业,突然间装满石料的竹筐倒—下来,还好他们游得快,要不然就葬身水底了。

    奉献就是快乐

    “一个人当你有能力为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的时候,心中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周德泉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那是2005年6月23日,七里街山体大溜方,福州开往浦城方向的一部大客车被山体滑坡冲入洪流,造成特大交通事故。周德泉接到市防汛办领导指令后,第一时间赶赴出事地点,协同有关方面,集思广益,想方设法打捞。最后他想出用磁铁水中搜寻的方式,固定车辆方位,连续两天参与潜水搜寻,克服水流回旋湍急给水下作业带来的困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客车和人员的潜水打捞工作,得到了市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好评。

    2006年3月16日,大雨滂沱,傍晚时分,一辆从南平开往松溪的装满燃油的油罐槽车在松瓯线82公里地段与其他车辆交汇时失去控制,冲入松溪,迅速沉入溪底。

    松溪河水正乘着雨势往下游的东峰镇咆哮而下。油罐车里的燃油一旦泄漏,东峰镇以下20万人的饮水源将受到污染!市委、市政府得知消息,马上成立临时抢险小组赶赴现场,市交警大队求援电话也在第一时间打到了马鞍电站:“松瓯线82公里处油罐车坠入河中,请你们马上派出潜水员前往救援!”险情就是命令!“马上出发!”周德泉一放下电话,带上潜水服和潜水器具,领着另外两名潜水员立即出车,驶进了雨幕中……

    一小时后,他们赶到了现场。要排除险情,就必须将油罐槽车从河中吊上来。吊车已经到达现场,现在,周德泉的任务就是将吊车上的钢丝绳牢牢地绑住油罐车。3月的天气依然寒气袭人,周德泉在风雨中穿上200斤重的潜水服,—手拉着钢丝绳,只身潜入二十多米深的河水中。河水湍急,水中又漆黑一片,他一手提握着钢丝绳,一手奋力向油罐车划去,凭着自己多年的救援经验,他很快就摸到了油罐车。他找到车头最结实的部位,这时他发现,由于油罐车坠落地的河床隆起,油罐车的车头被高高地翘起,他只好悬空,一手吊在车上,一手进行绑钢丝绳的动作。眼前一片漆黑,所有的动作都是凭着他多年潜水的经验和感觉来实施完成,水流有力地冲击着他的身体,他就像一根飘动的水草顺着水势斜向一边。由于找不到施力点,他的工作出现极大的难度。他只能不断地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捆绑,脱落,再捆绑,再脱落……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密封的潜水服中,他已经大汗淋漓,此时他只有一个信念,—定要把钢丝绳绑上车子!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他终于将钢丝绳的挂钩钩到车上……

    油罐车被吊出了水面,抢险成功了,而此时他已是精疲力竭……

    2006年6月6日,由于连日的暴雨肆虐,东河全流域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此时,高考在即,而东峰镇因洪水使交通、电、水全部中断,成了一个“孤岛”。“孤岛”上的367名考生正等待着高考的消息。

    6月7日清晨5时许,雨在下,水在涨,险情仍在不断出现。正在马鞍电站防汛值班的周德泉接到市防汛办负责人的通知,要其马上想方设法与离站13公里的东峰镇领导联系,转达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考延期的口头通知。一夜未眠的周德泉二话没说,当即叫上因洪水滞留在电站过夜的一位战友的吉普车上路。由于雨大路滑,道路泥泞,又多处山体塌方,7公里路程小车开了—个多小时。当汽车开到距离东峰镇6公里处时,时间已是早上7点10分,而前面遇到的塌方处却越来越多,雨也越下越大,车子进不去了。战友劝他前面塌方危险,不能前去。但他想,这时东峰镇上的考生和家长,一定已是忧心如焚了,不管前方有多大的危险,他必须要赶到。于是,军人出身的周德泉不顾战友的劝阻,决定徒步前行。他顶着飘泼暴雨,踩着齐腰深的泥泞,冒着山体随时都有再次塌方的危险,爬涉6处200多米的大溜方,徒步小跑6公里多,终于在早上8点左右将市领导的通知精神及时传达到东峰镇。此时的周德泉已是汗水与雨水交加,浑身湿透,满身黄泥,在场的人都被周德泉为了367名高考生的利益而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了。

    这次洪灾使我市成了全国唯一因灾而大规模延期高考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次高考使用B卷的灾区。

    劳动就是快乐

    “劳动快乐,劳动光荣。所以,我奉献,我快乐。”周德泉谈及自己30年来的劳动感言十分坚定地说。是的,周德泉是马鞍电站党支部书记,他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强,认真履职,工作勤奋、爱岗敬业、廉洁奉献。在开展企业党建工作中,他坚持围绕企业的工作中心,积极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他所倡导开展的在企业中实行党员上班挂牌、党员示范岗和在党员中开展“党员是标杆、支部一面旗”、以及“无违纪、无违章、无事故”的“三无”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企业的和谐稳定,支部的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制作化方面始终走在本市水利系统的前头,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一致好评。站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局党委和市直机关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马鞍电站先后被省总、南平市总和建瓯市总授予“先进职工小家”、“建瓯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而作为潜水员,28年来,他先后为本企业、为南平地区和三明地区的有关电站、水库、公路、桥梁的水下工程排难除险、堵漏、清污、围堰,多次为兄弟单位和相关单位解决水下疑难问题,为公安刑侦部门潜水打捞犯罪证据,为交管部门打捞肇事车辆、救人等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做出了骄人的业绩,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誉,他先后荣获南于市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建瓯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建瓯市直机关党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建瓯市水利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2008年,周德泉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而是加倍努力地工作。如今他已年过半百,为了保持体力,他还坚持每天清晨做50下俯卧撑。他动情地说:“党和政府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一定要对得起党、对得起政府、对得起人民,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谱写自己更加华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黄静茹】